首页  »  电视剧 » 挑战者号:最后的飞行第一季

挑战者号:最后的飞行第一季

(2020)
  • 状态:4集全
  • 地区:美国 记录
  • 导演:丹尼尔·扬格
  • 别名:Challenger: The Final Flight
  • 更新时间:
免费观看

剧情梳理

影片聚焦1986年NASA的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升空7秒后爆炸解体,造成7位宇航员丧生的灾难。 在上世纪70年代,美国人正迫切需要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时,本将成为乘坐宇宙星槎的“第一位黑人”、“第一位女性”和“第一位太空塾师”的他们却永远失去了生命,这个不可原谅的错误给美国航天业甚至是美国政府都带来了无法弥补的信任危机。

猜你喜欢

  • 热门评论
评论加载中...
      Allen Zhao  

    这就是美国人,反思后,失败后,一次次站起来,向前走。最感动我的是,一位遇难者家属说我不能每天醒来后永远消极地过日子,这样逝去的家人会感到难受不理解

      因爱斯坦的忧愁  

    世事难料,造化弄人。宇航员候选人们跳进冰海,辛苦训练,人们都争先恐后地想要飞上太空实现这看似遥不可及的梦想,谁能想到一切的努力到最后就是去白白送死?挑战者号爆炸的瞬间,群众的神情从激动与欣喜变为惊慌与错愕,原本满怀希望与自豪的人们亲眼看着7个无辜的生命在无边无际天空的巨大爆炸与烟雾中消逝。望着远处解体的航天飞机,不少群众或许还存有半点侥幸心理。半晌,扩音机里传出声音航天飞机已爆炸,机组人员全部遇难,徒留悲痛的气氛在凝固的空气中萦绕几乎没有什么比信任危机更可怕,O型圈出现问题、飞机组件故障、极端天气和NASA的自大疏忽终究酿成了大祸,可惜发生过的事都已无法挽回。尽管后来的航天飞机顺利完成了改造并重新投入飞行,但已经留下的伤痛无法被抚平。一切都结束了,一代人狂热的太空梦也随之终结

      Sup  

    My childhood dream was always to become an astronaut. I knew it wasnt happening but astronauts, along with astronomers and theoretical physicists, will forever have my deepest respect. True leaders for humankind.

      猪头妖怪  

    本片最大的启示在于:无论是哪一种体制,系统性的渎职、欺骗和遮掩都是难以根除的。因为任何一个庞大的机构一旦存在,都会按照它自己的行事逻辑和官僚作风来持续运作。在这一点上,连看似卓尔不群的NASA也不能免俗。换言之,任何一种体系都随时存在失灵的风险。所以,更重要的追问就转换成了:这个体系是否允许那些正直、清醒、敢于挺身对抗权威的个体发出他们不同的声音,揭示出那些丑陋的真相?如果不是在事前,起码也是在事后。这才是衡量一个体系是否拥有自我纠错能力、乃至是否拥有未来的最终标准。而在挑战者号失事的短短两年之后,看着发现号的成员依旧面带微笑、大踏步地走向即将开往发射平台的驳车时,你也没法不赞叹人类的高贵与勇气。即便他们同时又是如此地愚蠢且短视。

      豆友75188314  

    1)如果有关注这个灾难的话那这个纪录片其实没有什么新鲜事。比如大部分关于调查的内容在费曼的书里都有提及;2)影像的冲击力比文字还是要大一些。尤其是对于遇难者家属的采访。所以这个纪录片的重点可能更多在于整理了这些宇航员的生平,让人看完还是挺唏嘘的。3)三十多年过去了,737max掉了两架346人遇难,初步调查结果发现制造商为了节约成本而妥协,瞒报可能存在的危险等等,所以三十多年过去了我们学会了啥?

      哒哒  

    不管看了多少次火箭发射和纪录片,我总还是觉得人类能飞到太空是一种魔法

      Otta  

    知道结局回看那些充满希望的笑脸, and knowing exactly when they are all going to perish for negligence and arrogance of the bureaucracy.

      Leon Winters W  

    回复一下评论区那位ID迷途的哈尔,中国2020年发射的是空天飞机,不是航天飞机,这两个是有区别的。还不错的纪录片,Netflix 风格一如既往的冷峻而且直中要害,大篇幅探讨了为什么挑战者号会爆炸的内部深层原因,自我打脸到极致,其实NASA完全可以选择打马虎对待群众的质疑,然后化悲痛为力量不了了之,但是他们还是选择开设新闻发布会和监证会调查研究失败的起因,航天飞机作为上个世纪冷战的产物,耗资巨大,也为人类的宇宙探索做出巨大的贡献,只是在现在马斯克SpaceX回收火箭技术发展,让这个技术彻底可以退出历史舞台。

      小米=qdmimi  

    很难说清楚为什么人类会花费这么大的力气贡献一出这么大的悲剧,那些当时在现场仰头望天的人会不会觉得亲眼见到了Icaros?当年在杂志上第一次读到挑战者号事件就感觉很崩溃,想象着家属们一定会陷入一个特别巨大复杂的漩涡里无法走出来。从影像记录看来,也确实是这样。他们算不算英雄?应该是,英雄不就是通过某种方式揭开疮疤的人吗。无论编辑者出于什么立场,留下这么多清晰的影像记录都值得称赞,毕竟再过些年,连亲历者也都不在了。

      光桃作用  

    一次失敗的飛行,承載了太多人的餘生。

      Ashen  

    没什么内容的纪录片,对宇航员的描述局限于家属情绪化的回忆,对NASA批判得太过囫囵,并且没有揭示出冷战大背景对整个悲剧的诱因。目光浅显快成为网飞纪录片的通病了。

      ピー助  

    网飞再一次把珍贵的访谈素材搞成了东一榔头西一棒槌的爆米花式纪录片。

      Ryan  

    1.美帝是真的了不起 1981年第一艘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就能飞到太空并成功回收了 我们到了2020年7月才试飞第一艘航天飞机2.86年这次事故是挑战者号在进行了第N次飞行后迎接的民间明星进入太空 可谓万里挑一 天选之子 那些没选上的爆炸那一刻真可以松口气了3.爆炸的原因就是固体燃料助推器的结合项圈在低温天气下会被烧断 火焰冲到外面就像飞机绑个大汽油罐 nasa项目管理的一些人事先就知道可能要坏菜 然鹅

      紅豆芋泥厚多士  

    沒有惡意煽情,但確實心碎了#貨比貨可以扔焚化爐了#

      lolorri  

    运动的间隙看完了,完全是人为问题,ignorance太可怕,不听专家的,想到了切尔诺贝利事故,全篇最窒息一句话silence is deafening

      17950  

    想知道爆炸的科学解释上百度用2分钟就能搞懂(毕竟费曼也只用了一点点时间解释),但这事件所能承载的可太多了。

      乌贼坊主  

    如何避免系统性的人为错误是永恒的问题:片尾一笔带过哥伦比亚号,默默吐槽(又)没从历史中吸取教训... 对发射前夜决策会议的还原好评:核心成员双方都有一手采访。从86年挑战者,到11年航天飞机全部退役,再到今年龙飞船,恍如隔世。

      道道看电影  

    7.9

加载中...
收起资料

Copyright © 2025 播度影视【www.bodu.cc】 All Rights Reserved

观看部分外语对白(如英语、美语、日语、韩语、泰语等)的影视节目对口语发音和口语培训有较好的效果,可以一定程度的训练听力和发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