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 肖恩贝克特别政治的一部角色研究电影,男主一入手下手略带表演痕迹以为要崩了,没想到竟然和人物愈来愈贴合,这么一个油腔滑调控制欲强又自恋的昔日AV男优,放在16年的美国德州,影射显而易见了。
4.5 这是肖恩·贝克吗?这是契诃夫短篇啊!这才是真实的大人物形象,既可笑又可怜,调度里带着辛辣的讽刺口吻,比起《佛罗里达乐园》难道不是提升?
像是看了一部Porn界的Trump发迹失败史
@ TIFF Secret Movie Club 7/10 荒诞讽刺的直球黑色喜剧,虽内容粗俗但笑果拔群。退役白男P站明星从LA回到德州,一把年纪没个准型儿,还去骗人家未成年小姑娘,配上2016年大选的背景音,这意指得已经不克不及再明显一些了。在Q&A里,导演/编剧说起为了这部电影采访了很多P站白男演员,发现他们都有同样一个特质:表面上特别很是有趣,甚至颇具娱乐性,但内心就是man child也没什么深度,并且本质就是低端拉皮条的。这一点男主简直是演绎得活龙活现,把虚荣、肤浅、低端展现得极尽描摹。比较有趣的一点是,导演提到这次拍摄采用了德州素人演员,或许这也是影片把德州呈现得如此原汁原味的缘故原由之一。P.S. 导演的狗好可爱。
《橘色》里位于好莱坞的甜甜圈店老板娘到德州开了家分店 #Cannes2021
3.5 不如佛罗里达深刻但比橘色好,又是关乎边缘人的题材但这次真是幽默多了,笑点全程在线。男主角的鸟还真是大器晚成,就算他花样作死也是心旷神怡。但我还是不由得要对他说一句,You jerk, let her go, she should be a singer!!! 小姑娘唱歌惊艳了。
是否是好片子我不知道,但是一部好看的片子。各方面也都挺扎实的。
前作《佛罗里达乐园》中的人文关怀完全不见踪影,取而代之的是看笑话似的无尽嘲讽,却也忘记了人渣男主可不正是加州大染缸的呕吐物
#VIFF2021 略失望,原本以为《佛罗里达乐园》之后总算走上正轨,这部又倒退回把《橘色》抻长重拍了一遍。男主suitcase pimp的角色塑造确实不错,但还是流于猎奇式的惊鸿一瞥,整个故事没头没尾,政治隐喻也是很浅一层且换汤不换药的鞭尸川普,至于烂尾是多年来的基操了。如果肖恩贝克不把这几个老毛病好好改改,极可能以后都只能局限在主流边缘。
所以红色火箭是指的男主的丁丁么
第一次跟肖恩·贝克无法共情。在我眼里这既非悲剧亦非喜剧,而是一个肥皂泡沫破灭前的片刻。过气AV男星看似热血激情,实则胡里胡涂,自取其祸的种瓜得豆。惟有晃着大雕在星条旗下奔跑的画面,让我不由得凑近脑袋,结果下一秒画面就没了!
生活在遍地男性垃圾(包括我)的世界久了,真的不想看、也毫无兴趣,这样一个不断堆砌垃圾,而没有生成更多一种“人物性”的电影....
半年来看了太多porn star纪录片(???)对于unnecessary bde体会太深。白垃圾题材拍得再好也总被undervalued。太温柔了,总给一个梦幻结局。仔仔细细看了红毯,选角功力一流。
肖恩·贝克在电影语调上的拿捏真的很到位,很久没看到过这么有喜感的摇镜和变焦了,对街区生态的描摹也很准确,演员奉献出自然生动的表演,但是咱就是说,花俩小时讲这么点破事儿的意义何在呢。《佛罗里达乐园》主动去刺破生活最残酷的真相,到《红色火箭》这儿却又给失意的中年男人疯狂打掩护,他还是没有做好准备去承担人生之重,更甘愿答应把自己放逐到享乐的逻辑里自鸣得意。
6/10。贝克中庸的谈话场景冲淡了喜剧内容。色彩光鲜的甜甜圈店和铺满天际线的炼油厂是一个障眼法,反衬出外表光鲜的美国工人阶级胡里胡涂的另一面:宽敞却沉寂的高速公路,年久失修的房屋外观和兜售大麻的生活来源,如此贫瘠的工业景观配合川普的电视辩论,不难联系到不断升级的美国阶层矛盾。米奇是一个靠压榨色情女星明吃饭的过气男人,他现状凄惨、肆意吹法螺,就为不需要艰苦努力地获得一点利益,她乞求前妻把他收留在破败的住所,又在结尾被底层群众看破他虚假的发财梦后赶出家园,其有毒的嘴炮和自私自利形象颇有川普的特点,特别是一次交通肇事后他因为老同学独揽罪行而欢欣雀跃,败光了观众对这个失败者仅剩的怜惜。结尾“草莓”性感的身材和漂亮的脸蛋再次降临在米奇面前目今,为他提供了虚幻的救赎瞬间,也许代表了美国梦全面溃败时最后的情感安慰。
Sean Baker总是知道如何平视人物。
2021戛纳主竞赛入围。7分。AV男星回乡记,还是比不上《弗罗里达乐园》,真找了个AV男星来演,居然演技还可以;剧作上面倒是玩了一两个叙事诡计(包括反高潮的写法),还有意思的。当然这部片子最大亮点可能就是德州工业小镇的环境(《弗罗里达乐园》也是那个汽车旅馆太有特色了)及其“人格化”。不过,作为“被加州白左洗过脑的红脖子”,男主及与家乡的冲突其实写得还不够立体(也没匹配上导演明里暗里黑川普嘛)。体现“导演意志”的几处zoom镜头有意思。
很“好看”,文本好看,调度也好看,焦距和景别经由过程剪辑与开麦拉的游移自由流动,几次从天而降的Zoom in/out也极具荒诞感,就像是把Porn的逻辑植入进了现实生活那般讽刺;后半段节奏出了点问题,略显冗长,直到突然出现的惊悚片时刻与极度戏谑的“星条旗下裸奔”稍微救回来一点点。然后,抛开那些并无太大意思的政治表达,其实可以把本片结合上最近爆出来的新闻一起看,一言以蔽之,“不要靠近不守男德的男人,会变得不幸。”
你看他拖着软趴趴的dick在德州夜晚狂奔就知道这个America是再也great不起来了
谦虚谨慎 × 卑不足道的Loser渣男,产自德州(共和党-红),妄想远征加州(民主党-蓝)。盛衰的明星梦破碎,不计其数的所谓成就实则被动、何足道哉,最后连大本营也扫地出门,却还幻恋着草莓甜甜圈的Yummy可口(连任)。Bye Bye Bye~~~滑稽可笑的快速伸缩变焦镜头很恶搞。
《红色火箭》是特朗普时代开启的美国梦破灭的寓言,加州的“成功”的巨星崎岖潦倒地回到德州的家乡,伴随着bye bye bye,他迟早会面对注定的结局,那就是这里早已不属于他了,无处不在的炼油厂的烟囱和火焰照耀着这片天空,这是红色的火焰,是火箭,也是共和党的象征,德州的众多人物本身出演,他们有极强的认同感和抱团精神,主人公这个油腔滑调沉迷于往日旧梦的人不能不接受现实的荒诞,但他仍然有梦想,再一次让一个少女跟着自己去洛杉矶实现美梦,着恍如之前人生的镜像,在电影的那些喜剧情节中插入了电视新闻都暗指了这个世界的幼稚与荒谬,主人公的象征也逐渐明晰了,这是导演眼中的美国,一个强大的、恢复了性能力、掌控命运与生活、逃脱了责任和罪恶的白人男性,他就是美国,混杂着自由与保守、现代与平庸,但却永远无法去融合它们
充满政治映射,嘲讽中带着一丝怜悯,怜悯中带着一丝光芒~
好莱坞对红州的一次辛辣吐槽。一些突然的镜头推拉,制造了特别很是粗糙凛冽的写实感,搭配上无比荒诞的剧情,让影像和剧情碰撞出了奇妙的火花,现实与荒诞的边界被模糊后更加突出了电影的讽刺感。最后我只想说:啊!!肖恩·贝克好可爱!!!
7.4/10 #PFF30 轻佻滑稽,即便是对准了Texas City和San Leon的中下层美国居民,但是显然其实不刻意去进行社会侧写,即便广播/电视/广告牌时不时出现2016美国大选的讯息,也只是匆匆一撇,将叙事的时间点拉回真正的外在时间线,并没有更多讽刺或深意。最动人的反而是莫过于不断在背景/远景中出现的冒着火焰的炼油厂/化工厂的高烟囱,与铁蒺藜暗地里的庞大工业机器。剩下的一切宛如被高度加速的深夜档的Sitcom(情景喜剧),不过是被涂抹上一层贝克标志性的色调与颗粒。显然从男主身上难以看出爱的痕迹,家内的性是为了居所的利益交换,家外的性(除了欢愉外)也是换取未来的希望(带领草莓重回行业)。即便我已经离开德州快两年半了,听到那些"y'all"还是颇为亲切,并入手下手怀念Galveston的海滩,那一抹橙紫色的斜阳。
好一出给中年男人的春梦。小草莓这斗胆勇敢萝莉光是一入手下手的眼神诱惑我就扛不住了,还有身体的扭动,浑身散发着媚态。自弹的那首歌也真是不错。应该是很多男人的春梦对象吧。原谅我,但是属于他俩之间的互动是最让我上头的一段剧情,其它七七八八的琐事,我不想去记住。
3.5 翻译red rocket:德州牛子
选角100分,Suzanna甜美到不真实,就像男人最肆意的春梦里才会出现的梦之女孩,而当一个行动极其积极主动却不那么有道德的大人物过气男优展现于观众面前,对角色认同情感的分离,或许到认知层面才能弥合,这简直就是花不计其数的真金白银,去买卖看不见摸不着,诸如爆火元宇宙、pinky爱郭荣耀等等狗屁玩意们最真切的春梦面相,'N Sync一首Bye Bye Bye贯穿春梦入手下手和结束,让梦碎的Rex人物远大于故事,肖恩·贝克独立电影之独立,绝非姿态而已。
还是挺肖恩·贝克的,粉红色的现实主义,一边写现实,一边造梦。外在很欢乐,内里又有点悲剧色彩,而且,又一以贯之的对当代美国做映射。
感觉这部更适合叫“世界上最糟糕的人”,恍惚以为在看真人版马男波杰克……
晚上抱着侥幸心态散步过去, 竟然买到了最后一张full view ticket. Simon Rex 演绎的自恋又魅力无穷的physcopath太到位!导演q&a环节说到了加为了让milkey更受观众喜欢,他让人物关系特别很是简单干脆:milkey needs one thing from each of the character. 他给milkey加的boyish对话每次都能让观众爆笑,整场首映气氛超好!荒谬的时代,敬一杯!To the suitcase pimps!!
肖恩·贝克电影里的底层人物某种意义上是“反类型”的,生活的苦难和他们身上散发的光芒其实不存在因果关系,这些人活在自己的世界中,不需要世俗的同情怜悯,或者戏剧层面上的救赎。他们也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英雄”,因为除了对自己非分特别自信以外,这些人的身上也并无很多可以称之为“英雄”之处。与此同时,肖恩·贝克电影的人物描写又是特别很是平面的,镜头很少停留在角色身上去测验考试触及他们的内心活动,亦或者导演试图要展示的就是这些人物在思想层面的直白和简单。艺术作品在大多数时候是对生活的提纯和升华,但肖恩·贝克的“底层人物系列”其实不特别在乎这些,那些被升华的事物,也许已再也不是生活本身,而只是坐在银幕另一面观众的情感的投射。
喜剧表象下一个荒诞乖张的悲剧内核。边缘角落的美国梦,从趾高气扬到一地的鸡毛。故事像走钢丝一样,每一个灵魂都在善恶之间游荡。这操蛋的循环中,每个向善的闪念,都出目下当今一个不太合适的气氛里,显得莫名珍贵。这一点肖恩贝克处置惩罚的很棒。
只是茶几上升级的烟灰缸,竟然当成过山车挽住的手臂。不过甜甜圈洒的一点糖霜,居然当成高潮时含住的手指。得到了栖身之所,只认为赖于自己如簧的巧舌。躲开了逃逸之祸,只觉得是靠上天激昂大方的馈赠。他可以给人安定,予人幸福,却偏要用蓝色药片让人生勃起,借成人奖杯到生活高潮,靠红色火箭逃离命运。
点子很好,好笑是真好笑。最佳男主有望。
跟着时光网电影日历看电影看崎岖潦倒人生的一样平常生活
3.0
攝影好有意思,但看白垃圾做垃圾事真cringe
4.3 整個片子最可貴的就是有種極其自然的生動活力。自男主到每一個小配角都帶著一股平實近人的真切,邊看的過程給人一種完全進入他人生活的錯覺,但同時又毫不缺乏戲劇張力。觀感舒適
目前肖恩贝克最差的作品
美国导演对底层人民的想象也就到此为止了。。。
Copyright © 2025 播度影视【www.bodu.cc】 All Rights Reserved
观看部分外语对白(如英语、美语、日语、韩语、泰语等)的影视节目对口语发音和口语培训有较好的效果,可以一定程度的训练听力和发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