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格兰东北部煤矿工业区的小村庄里,汤米·乔·巴兰坦经营的老橡树酒馆是村里的最后一家酒馆。一天,一辆满载难民的大巴车驶入村庄,这些难民即将在村里安家。即便自己收入微薄,巴兰坦还是热心帮助难民女孩亚拉,两人之间发展出了坚固的友谊,村民也在两人的感召下逐渐放下成见,走向团结。
#Cannes2023-39 老左派的视角,对工人阶级处境的同情与关怀,对其狭隘性和种族主义的批判,对难民问题的思考,对英国社会阶级问题的永恒关注,这些都是肯洛奇身上的迷人的地方。对于他来说,拍片已经不是为了超越曾经的自己,而是让自己对社会保持敏锐与体察的体式格局。希望年薪6万英镑以上的家庭每一年强制观看肯洛奇电影。
善良但疲软
不是好看的电影 但是是这个社会的需要的题材
特别很是肯洛奇题材,但也几乎是看过的最差的肯洛奇。人物和事件扁平到令人难以置信的程度。所以全片毫无感染力。/给在地居民拍照,倒和《枯草》一样,但图片更没有感染力。/慈善、教堂、社区相关让我想到《贫穷的质感》那本小册子,对英国这方面感兴趣的推荐搭配观赏,很易读。/也希望刚入肯洛奇坑的朋友去看他的其他作品。/大部分的直接对峙使用了本地男vs移民女,更是特别很是偷懒。/27号第一场,IMAX。昨天首映排到了我前面十几小我私家,伤心,不然可以看下老导演。
2.2/5 #苏州金鸡影展 先走的那些观众你们一定想象不到后面发生了什么,比《浪漫的断章》还要牛逼的映后奇葩人类大赏,包括但不限于,看完电影要分享自己的三小我私家生故事的观众,阴阳电影学博士嘉宾的观众,上台拿过嘉宾发话器面对观众滔滔不绝讲述“移民社会学”的观众,以及嘉宾抽奖摇号发现抽到的观众都不在的尴尬场面,现场一度失控,苏州大众影迷素质真的很难恭维,本场观影警察出警两次,为她点赞
#Cannes 算不算肯洛奇最温情结局?走到海边的时候想到了很多事情,又看哭我。又看哭我。
目下当今当我们看到“一部肯·洛奇电影”的时候,就知道会是一部带着悲悯之心的电影,他近来几部电影都给人这种无比温暖的感觉。我觉得,这部新片要比之前拿金棕榈大奖的那部更好,他不止是在讲故事,他是在呈现一个英国小镇的现状,面对当下欧洲难民的问题,从自己的历史中寻找解决问题之道,点到了难民问题的核心,还在情节上也回避了故事落入俗套的可能性。很喜欢这部电影的台词,有不少金句让人想暂停电影把它们抄录下来。
难民题材于我没什么共鸣,男主像个善良的布道者,难民就是各种没钱各种可怜。叙事有些散淡,看着容易走神,不像上一部快递小哥简单直白地感人。老导演很少有能不断迸发出创作新意的,当然人是人,不是神,谁都会有老的一天,能一生保持水准已经不容易。
B-. 还是提出了值得评论辩论的问题:在一个自身已经挣扎着糊口生涯的社群,如何保持对他人的善意?虽然银幕展示的是底层最丑陋的恶意,但经由过程描绘底层压迫的食物链,肯洛奇还是将矛头引向了始终缺位的更上层。只是相比以往,这次的战斗性完全被淹没在了充满排比句的“演讲稿”里,结尾天下一家的游行更显得像是美好的想象。2023.5.26 Bazin
好长的自我感动(yy ,人物刻板得随从跟随新闻照片抠下来一样,什么圣母难民和英国球迷,台词仿佛在开新闻发布会,最后还真的给整了个叙利亚锦旗,很合适(白眼),战争和移民很严肃,但抱歉实在无法尊重这部浅薄的电影,希望不是嘴炮与和解,肯洛奇至少看看去年的RMN学一下
Copyright © 2025 - 播度影视【idc.bodu.cc】 - All Rights Reserved - 粤ICP备10215534号-2
观看部分外语对白(如英语、美语、日语、韩语、泰语等)的影视节目对口语发音和口语培训有较好的效果,可以一定程度的训练听力和发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