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阿米德(阿米德柯曼尼Amid Keomany饰)正在照顾一位即将离世的老妇阿梦(席梦娜米拉万Simone Milavanh饰),他随身带着〈西藏度亡经〉,为她朗读典籍中生死奥秘,帮助她能顺利往生。阿梦的人生即将灭熄,阿米德的成年生活才正要开始,他乘着小舟顺着湄公河划行,遇到年少僧人毕恩(熊图莫Toumor Xiong饰)向他探询典籍奥秘,他于是随着这群僧侣,前往了川流之源…。
这时,坦尚尼亚东海岸的女孩接生了一头小山羊,并为它取名「妮玛」(祝福之意)。女孩和家人依海为生,妇女种植海带,男人捕鱼,万物自有循环,大自然有其自我更新的力量。
#Berlinale2023# film as a real visual and spiritual meditation. 多是更属于影院的电影,因为涉及到几百人集体冥想的行为动作,观影时更能直接感触感染到的是声音和光线(哪怕观众完全顺从地保持闭眼)。直接朴素的宗教想象来源于一个其实不隐藏的外来旅行者的视角,因而也没有太多包袱。(Jessica Sarah Rinland有承担本片的摄影指导)
中阴转世,寰宇漫游,平平常常,自然而然。人世生死之笔轻,走神走失之笔重。影史留名,比肩邦邦,应该拿金棕榈。
-
单看第一部分的老挝丛林召回前世的布米叔叔和第二部分桑给巴尔海岸劳作风物的人类学图景都无比好看,问题竟然出在了中间衔接的这个噱头上,开麦拉重生转世的阵痛,帕提诺给出了超越红月的震撼视听,直逼2001太空漫游的灵魂出窍,从莎士比亚学家皮涅罗那边学来的色块暴击,如加斯帕诺唤醒下一世的永恒之光,可是这样也太刻意为之了。(我又瞎在了电影院
還是要鼎力大举鼓勵的,導演對於影像的明白,對影像和記憶,情感,知覺關係的明白,對於影像這門關於時間的視聽藝術在影院還能幹什麼的探索,想象和嘗試要超出跨越主競賽一堆符號輸出,敘事強加的一大截一大截。那十幾分鐘極為震撼,前半段特别很是好,好到有一種直擊靈魂的炸,十全十美是前後的銜接,節奏和長度,既然選擇了用視聽拍輪迴,就儘量少說,這一點導演還是可以多學一下阿彼察邦。本次Berlinale目前為止算是最新奇意外的體驗,果然Berlinale還是得看Encounters
睡睡醒醒间体验了一次视与听带来的转世。只是结尾导演的直白直接让影片祛魅。有些东西说出来就不灵了。
#Berlinale 灵感来自于西藏度亡经
导演花15分钟用黑屏和各色屏闪带着观众经历一场投胎转世,拍的就是轮回这个宗教概念,影像逻辑上很放飞自我。前面老挝沙弥的部分贡献了几个漂亮的叠画镜头,转世之后的小羊部分更漫无目的,结果是拍一只羊,用对白呈现主题显得低端了点。
@Festival Scope 中段甚至想起前一年柏林论坛《超自然》的冥想互动,柏林选片倾向注意w 结构很直白,但每一段其实都承载着不同的视觉/感官体验:胶片拍摄与叠化-视觉残留与听觉/通感,以阐述帕提诺对世界的想象。
4.3
Copyright © 2025 - 播度影视【idc.bodu.cc】 - All Rights Reserved - 粤ICP备10215534号-2
观看部分外语对白(如英语、美语、日语、韩语、泰语等)的影视节目对口语发音和口语培训有较好的效果,可以一定程度的训练听力和发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