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电影 » 墙头记

墙头记

(1982)
免费观看

剧情梳理

  根据蒲松龄的同名俚曲改编。
  善良的张木匠辛勤劳动,将两个儿子拉扯成人,由于妻子早亡,他对他们很溺爱,长子大乖从小学做生意,后来发了财。他为人自私、贪婪,很会算计。他的妻子李氏刁泼狠毒,对张木匠冷酷无情。次子二乖粗通文墨,为人虚伪、狡猾。其妻赵氏从娘家带来一份厚家产,他们吃喝不尽,对此十分得意。但二乖也不愿奉养父亲,常常怨恨"老爹爹今年八十五,何不死在圣贤年。"张木匠年老体衰,已失去劳动能力,不得不依靠儿子为生。可这两个儿子都嫌弃他,但又毫无办法,只好立下字据,以半月为期,轮流养父。由于月份有大小,昆仲为此常发生争执。一天,大乖"照章"送爹到二乖门口,二乖夫妇恼于大乖又占了便宜,便装聋作哑,任凭大乖叫骂,就是不开门。大乖无奈,又不肯把爹爹再领回家,于是逼着老爹骑在二乖家的院墙上,并对爹说:"你要掉往墙里掉,掉到墙外可没人管饭。"遂拔腿躲走。张铁匠年轻时的好朋友王银匠,为人机智、诙谐、又富于正义感。这天,他挑着银匠挑子走街串巷,忽见张木匠昏倒在墙上,就将他救了下来。王银匠对张木匠的遭遇十分同情,他计上心头,要利用大乖和二乖爱财如命的本性,让他们养活老父,同时也趁机整他们一下。于是,王银匠从怀里掏出一个苞米面饼给张木匠,让他找个地方晒太阳,等着儿子来找他。王银匠先到大乖家,接着又到二乖家,都以要账为名,叙说当年张木匠怎样在他的炉子上化了许多银子,暗藏防老。大乖、二乖夫妇听后又惊又喜,各自都想先把爹弄到自己手里。于是,一场"争爹战"开始了。最后,还是张木匠提出的仍"照章"办事,以半月为期轮流养老,这场"争爹战"方告结束。不知不觉两年过去了,这两年中,大乖和二乖争相对爹大献殷勤,都希望爹能把藏银给自己。张木匠表面上生活是好多了,但内心苦楚却加重了。因为他没有银子,不愿在蒙蔽中生活,不久抑郁而死。张木匠死后,大乖和二乖想到他临终前说的一句话:"看见那堵墙,想起王银匠。"认为这里一定有文章,于是他们又争着去找王银匠。王银匠得知老友病故,十分难过。大乖、二乖争相表白自己为爹的后事准备得齐全,王银匠听后也就放心了,哀悼一番准备回去。谁知,他们夫妻四人却苦苦缠住不放,一定让王银匠说出老爹藏银的地方。王银匠决心再一次戏弄他们,便让他们去刨墙。他们拼命地刨,结果墙倒被压在墙下,受到了惩罚。

猜你喜欢

  • 热门评论
评论加载中...
      空思

    大乖二乖把老爹逼上墙的故事在我们这里几乎妇孺皆知。

      高玉宝

    哎呀,这个小时候看过,忘了是在影院还是在露天了,反正那个鲜艳的色彩,还有老爷子可怜巴巴地坐在墙头儿上的样子,印象很深的。

      千江有水

    多么生动现实。出了事只怪孩子而不想一想自己的教育体式格局也是绝大多数中国父母的通病。戏曲内容电影表达还是要多下工夫的,摄影的重点一直要换。蒲松龄的俚曲关注的人太少了,在很多多少人看来的大师边角料实际上是遗珠,少些遗珠之憾吧。相较大乖,老二的虚伪更恶心。以钱骗孝的梗在王莱的 花飞满城春 和相声里也有,应该是久传的民间段子,不知源头。王莱山东人,看过墙头记吗,好奇

      夏正

    我管墙上受苦的爹,不管墙下无义的男。男不孝来女不贤,留给后人做笑谈。影片开头的动画流畅又生动,很惊艳呀~整体故事紧凑,唱腔朗朗,尤其李氏赵氏的到位眼神,惟妙惟肖,很喜欢啊。

      衣中钵

    和化蜡纤差不多的不孝子故事,也算相声间接电影化吧,用到了很多电影夸张手法。山东梆子啊,应该是没那么多花腔的一种梆子吧…

      浪漫血液

    78/100亲爹供在墙头上,两子压死墙根下。老友尽谊,养儿无用。

      陈怼怼

    还是小时候在露天场地看的。印象很深。

      时芳

    20230716永芳古戏院黄梅戏版本。本戏六星,本剧不管什么剧种,都值得买票现场观看。价值观值得深思。人皆怕老,而孝顺二字,也许不是子女片面的,而是父母与子女一块儿完成的。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因为在现场看,才发现,功架的细节都是练出来的。演员临上场前仍在幕侧习惯性的压腿。支持传统戏曲和它们传承并且传递的传统美德与精神。

      泡沫

    李岱江版的,见过七十二样死,没见过墙头这一灾

      阅无

    老电影对形成小我私家三观有很大的影响。

      浮生若梦

    童年记忆……

      一人静

    都是溺爱惹的祸!

      想吃泡芙

    #奶奶的片单

      sbwhx7

    辛辣的讽刺从初中入手下手听无数长辈讲过这个故事,可见人们普遍怕老啊

      ...

    山东梆子。小时候看的,经典啊经典。大乖二乖,众所周知的一部戏。

      [已注销]

    麦场上看的。剧情至今记得很清楚,老头被两个儿子推来推去,都不愿意赡养。老头的挚友得知此事,出了个主意……老头死后,两家把墙拆啦,传说中的银錁子?毛都没有!…嗯,记得老头接到儿媳妇递来的饭食——“是糊涂!”“还是冷的!”

      西门吹花

    真实的艺术啊!

      Okfine

    首先,如果孩子天生邪恶,完全可以不生孩子;其次,如果孩子后天教育邪恶,那就要更改教育体式格局;最后,无论是父母还是孩子,首先你是你自己,不要无限付出,人不为己,不得善终

      在时间旅行

    很小的时候看的,对我还真有影响

      听不懂都散了吧

    2.24湖北剧院黄梅戏版本,故事很简单,但会记得张木匠站在墙头摘果子的一幕,台词是“张木匠 爬墙上 哎哟哎哟腿打晃 腿打晃 心里慌 为的是两个小二郎”前后呼应,现场看的时候被感动,刚刚补标又找了视频来看结尾,听到“老来难 老来难 老来苦处说不完 奉上前朝一笔古 请君看后仔细参”又入手下手感慨把四星改成五星了,希望世间无不孝之事,愚孝除外

      H.K.X.L

    My childhood

      河南

    单论旋律丰富和美嗓,当然远不如歌剧,刻画人物入骨而已。如读书人二乖的口正直,老头儿溺爱宝贝,倒霉后只会啼哭平生未作缺德事不服,皆苦笑。

      尺玉霄飞练

    今日才知道原来是根据蒲松龄《墙头记》改编的。

      铁铁

    把人性展现的酣畅淋漓

      Isaac

    和爷爷奶奶一块儿的童年

      起来

    孝顺父母

      嬉皮最西皮

    2020//山东省会大剧院//济南市吕剧院,换景太频繁,节奏太慢了,“孝”之母题,中规中矩,戏中对老父亲的结局还是没有交代,银匠的角色偏向代审判的形象,儿子儿媳最终虽“被墙压倒”,但始终不曾真心醒悟以及悔过。有点无聊

      粥粥

    心酸!

      ajiang8081

    看过留痕

      谁哭谁是老大

    很小的时候跟爷爷们看的,,那时候看不懂,,但是觉得里面的人装扮很有趣 以为是动画片 哈哈哈 然后就跟着傻笑看完直到最后被墙压死了 我就看懂了这一段目下当今想起了这部电影 过来豆瓣看看(●◡●)ノ

      采瀛

    想起化蜡扦

      人语夜

    很有现实意义的一部戏,剧中的大怪二怪丑态百出令人捧腹,但细想下来却是很多老人正在面对的现实

      摄氏零度

    蒲松龄

加载中...
收起资料

Copyright © 2025 播度影视【www.bodu.cc】 All Rights Reserved

观看部分外语对白(如英语、美语、日语、韩语、泰语等)的影视节目对口语发音和口语培训有较好的效果,可以一定程度的训练听力和发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