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书豪演张书豪,台湾郎骑行西藏。虽然我知道真正的转山并非电影里这样,但梅里雪山、来古冰川、南迦巴瓦、冈仁波齐…这些在我收藏夹里躺了快四年的地名,如今依然只能在万里之外魂牵梦萦,很难不心塞。
冲着名字去看了,看完呢没感觉啊没感觉
如同所有的公路片一样,一次寻找自我之旅。电影资料馆,北京大学生电影节。
《转山》是值得一看的文艺片,国内尚未谁把公路片拍得这么美,单车进藏,旅游民俗,自然风光,这些都能吸引很多观光客,不过就像屡试不爽、且阐释过度的特写镜头一样,人物配乐的煽情、抒情段落太多,人和环境的关系显得有些矫情,台湾电影的“娘炮”味并没因为李晓川喜感十足的云南“马普”减弱。
挑战自我,动力何必来自哥
略显压抑跟小气了。主角最后给他哥哥打德律风那段,确实令人泪奔。整体还不错~
诚意满满的骑行藏记,对信仰的尊崇令人恨之入骨
他在海拔5020米看到那飞扬的红色和远处的雪山欲哭无泪的时候,突然想起同学去西藏时特意买给我的唐卡,至今仍摆在我的床头…
教你勇敢,教我勇敢。
藏区的故事太多,本片聚焦在一个很小的视角上,立意就不显大气也缺乏深刻了,故事本身一样平常,还是能唬唬台湾同胞的。
原声不错,风景很美
很不错的旅程 有想上路的冲动。
估计也就是在douban这种小清新中华民国 范儿文艺二逼遍地之处才会打到8分
我一直认为行记的改编是一件值得尊重的事情,镜头的平淡无奇要比后期更能贴近观众,电影不在于神话痛苦,而在于尽量地凸显细节。只不过这片子柔和有余文艺腔重了些,以致故事原本应有的硬朗被侵蚀。
被深深的吸引。
比起转山那本书差太远了。还是很小清新
不知道为何,哭了一场。
最疯狂的愿望,一定最美。再次感谢那年卡瓦格博,以后吃着冰淇淋都会怀念我们的幸运~
“我要去拉萨”!
没看过书,但无论从情节还是人物还是景色,实在是没有五星的水准。承认这次评价带有很大的主观性,在飞往新疆的飞机上看了一半,在巴音布鲁克的旅馆里看了另一半,回想起09年川藏线的日子。人生最珍贵的,便是梦想。
Copyright © 2025 播度影视【www.bodu.cc】 All Rights Reserved
观看部分外语对白(如英语、美语、日语、韩语、泰语等)的影视节目对口语发音和口语培训有较好的效果,可以一定程度的训练听力和发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