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电影 » 五至七时的克莱奥
01:30:00

五至七时的克莱奥

(1962)
免费观看

剧情梳理

巴黎,下战书五至七时。美丽的女歌手克莱奥(柯琳妮·玛钱德 Corinne Marchand饰)正游荡在巴黎街头。她一袭黑衣,摘掉假发,面无声色地穿越着内心中的骇然与焦灼。一切都由一份体检报告引发,她担心自己会如占卜的人所言,患上胃癌。忐忑不安的克莱奥游走在巴黎街头、咖啡厅、或是家里,遇到了各类五光十色的男人,她的情人或是朋友,对他们诉说她生命中的每一个段落,但似乎没人真正理解她。直到最后,她遇见了即将远赴阿尔及利亚沙场的年轻士兵。在与他的交谈下,克莱奥开始重新看到了世界,坦然地面对现实。由法国女导演阿涅斯·瓦尔达执导的成名作《五至七时的奇奥》,是新浪潮电影中一部无关紧要的作品。本片入围1962年第15届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奖。

猜你喜欢

  • 8.0分 HD萝拉阿努克·艾梅,雅克·阿尔当,Annie,多萝泰·布兰克,马克·米歇尔,艾伦·斯科特
  • 9.0分 BD华尔兹女郎1974热拉尔·德帕迪约,帕特里克·迪瓦尔,缪缪,让娜·莫罗,布丽吉特·佛西,克里斯蒂安·阿莱尔,米歇尔·佩尔隆,埃娃·达米安,多米妮克·达夫雷,伊莎贝尔·于佩
  • 7.0分 HD1080P英语五至七时的奇奥科琳娜·马尔尚,安托万·布尔塞耶,多米妮克·达夫雷,多萝泰·布兰克,米歇尔·勒格朗
  • 5.0分 HD交响班凯德·麦拉德,萨米尔·盖丝米,科琳娜·马尔尚
  • 1.0分 DVD五至七时的克莱奥科琳娜·马尔尚,安托万·布尔塞耶,多米妮克·达夫雷,多萝泰·布兰克
  • 热门评论
评论加载中...
      哼哼.floweray

    目下当今想一想,电影真特么有意思,无论是因为早期的胶卷时长缘故原由,还是因为经济账或观影效果的缘故原由,最多见的90分钟,既能描绘一小我私家事无巨细的一生,又能施展阐发一群人惊鸿一瞥的一刻。它何止延长了我三倍的生命,更拓宽了我生命的深度。怪不得老有人说我跟谈过十几个甚或几十个女朋友一样,在电影里,那才是阅女无数。

      seamouse

    无论装逼与否,新浪潮代表作总能让我不自觉的进行一些行为模仿,譬如一进博物馆就玩笑说看谁跑得快,一到中东国家的宾馆卫生间就装作自己被拷打,一上欧洲城市的街头就旋转着做卖报态,当然是体现某种共同信息意见意义的人来疯。看完此片后的第二天,我也在下战书5点到7点留意了自身。克莱奥怎么能做这么多事!

      杂技演员

    女人拒绝丑陋,害怕平淡,恐惧死亡。她歇斯底里,然后恋物;她卖弄风情,但难掩骚动;她自恋自赏,因此更加自卑。她不即不离,却只愿独善其身;她欲拒还迎,最终选择了释然。我以为人人都在看着我,我眼里只有自己,这让我筋疲力竭。

      与碟私奔

    DVD时代没有看过的電影,目下当今成了电影经典,不看感觉不好意思和别人对话。电影是流动画面,从下战书五点到晚上七点而且拍摄也是按照这个时间拍摄,从电影画面里面的路人眼光看,这部电影几乎就是半纪录片创作,长镜头,片中片,林林总总的调度,当然是导演的成名作也是著名的電影代表作,看过而已!

      芦哲峰

    很多人说瓦尔达是女版戈达尔,要我看比戈达尔细腻多了。尔达已抵达,达尔未达尔。

      胤祥

    一个女人生命中的一个半小时。故事时间和影片时间等长。其实可以更先锋一点,全片曲直短长混用,凡克莱奥的主观镜头皆用曲直短长,其余则用彩色,镜头调度上也多做一些分立(所谓不分享画面空间)。瓦尔达的片子真是好,结构精巧,叙事流畅,情感充沛。本片音乐有结构性的作用,主观镜和移动镜头也颇赞。

      Ou

    没想到是这样中产的Cleo。不过也恰到好处,中产才拥有钟表和时刻。所以最后士兵人为将七点提前,是一种来自无产的反叛。多余的半个小时,是给爱情的吧。

      谋杀游戏机

    瓦尔达第一部女性主义/剧情长片,客观现实与抽象意识,人生与艺术,公众与小我私家,客体与主体,对立暧昧及二元化。片头塔罗牌之后全部为曲直短长,两小时流逝的时间内巴黎街头各色各样的人群风物,被癌症恐慌占据的畸变视角。电影书写 结构细节,身影常出目下当今镜子里

      冰红深蓝

    1.不仅电影与真实时间同步,还再现了死亡恐惧与寻求真我的心理时间。2.快切的主观镜头-街边行人+相关人物,咖啡馆顾客描摹,橱窗/镜中叠影。3.高达与卡里娜的无声短片,摆脱墨镜与脱去假发,戴不达时宜的黑帽,人体模特的隐喻殊途同归。4.与临行士兵(另一"将死之人")的邂逅让克莱尔袒露自我。(9.0/10)

      欢乐分裂

    #重看#想不到这么一部泛着轻快幽默,散发轻盈气息的影片,其实关乎死亡侵袭的恐惧与焦虑。现时真实时间与电影内置时间同步,代入角色感触感染分分秒秒的折磨,时间汩汩流淌在影像中。结构相当工整,以脱假发为分水岭,意味她自此褪去外在的浮华虚荣,入手下手自省内敛;从高傲的受宠玩偶到留意周遭普通面目面貌,众声喧哗的言语化作无数宇宙碎片,一切仍在既定轨道上运行,唯有自己失落在难以启齿的黑洞,这种混乱失序与大量运动镜头结合,极其美妙。印象深刻:1、插播数次阿尔及利亚之战;2、小奶猫抢戏(瓦尔达真是猫控啊!)3、插入短片《麦当劳桥上的未婚妻》,可爱。4、充满各种死亡征兆的暗示,镜子的分裂。

      荒也

    记得第一次遇到这部电影,还是在某大学入学考试的名词解释题上。结果没有答出来,后来面试也没经由过程。过去至目下当今的荒也君,看完后认真复习了下自己。

      秦诺诺

    前半部分美丽的女歌手不管是形象还是内心都是别人所想的她别人塑造的她虽然光鲜但却是一个没有灵魂的虚荣的驱壳,影片的后半部分从拽掉假发入手下手她才成了有血有肉的真自己,怀疑得了绝症成了一个女人的自我破茧而出的契机。。。PS其实真实的绝症是那个假我

      影志

    只要美丽还在,我就还活着 星期二不克不及碰新东西、车牌不吉利、破碎的镜子,哈哈,这么迷信的巴黎人令人陶醉的摄影,不忍心走神一秒。与观影同步的17:00-19:00时间轴,90分钟的观赏,30分钟的遐想。亲吻还是想念,亲吻不够就会想念、他们需要我的时候,我都随时奉陪,我总是拿出自己最好的一面人人都宠我,但没有人爱我、我的身体让我快乐,而不是骄傲 爱能让人消除恐惧。游走巴黎街头,上车下车,驻足停留,眼神对视,相互倾诉最后20分钟就是《爱在日落黄昏时》啊:你的火车快赶不上了,我们还有很多时间。

      McLwren

    1.细腻,跟随时间段不断波动的情绪;2.彩色塔罗牌,迷信世界的迷幻,悲观,担忧,害怕,恐惧,焦虑,烦躁;3.癌症和巨蟹,赤裸与新生;4.对话,闲逛,重审;5.雕塑的复制性,活吞青蛙的质疑;6.爱情是一切情绪的终点;7.夏至,摄影镜头的交错。Clé超美啊,每一个法国人都是话痨

      康报虹

    瓦尔达足够细腻,她精准的刻画出一个悲伤、恐惧、濒临崩溃的女人是如何认识自我的。她频繁使用跳切来展现奇奥的变化从明星到一个赤裸的人。电影到6点30分戛然而止,接下来会发生什么没人知道,就像那彩色占卜镜头中测试的未来不过是对生命的亵渎,那90分钟的真实时间才是生活的真相。

      同*亦凡人中文站

    浮华的女歌手因为可能的癌症消息而濒临崩溃,而爱情让这煎熬的两小时山穷水尽。瓦尔达奶奶的新浪潮代表作,在看似不可能的人物身上呈现女性主义,模仿人眼的记录式镜头含蓄而细腻。戈达尔客串的片中片太有趣了~!(今年最后一部电影,2017年ciao)

      柯里昂

    新浪潮之母,果然非同凡响。真正的时间,彩色与曲直短长影调的变换对比凸显人物心理变化,有几个场景拍的特别很是美,是那种也许只有女性导演才能拍出来以及只有女性演员才能施展阐发出来的美。

      赫恩曼尼

    只要我还美丽着,我就还活着。城市带给现代人无穷无尽的不安和迷惘在五点到七点的时间里得到完美的诠释。克莱奥一天中的恐惧、踌躇、犹豫、快乐和淡定都得以铺展。最终仍需面对的,不是死亡本身,而是自己。

      凉水

    他害怕战争,而她害怕癌症。在他面前她再也不是个惹人怜爱的洋娃娃,而是她自己。这是瓦尔达的女性主义观点,也是一个女性自我寻找与完善的过程。且不说电影时间与真实时间的完整对应,电影里的空间分割也令人惊叹:克莱奥在帽店的玻璃橱窗与镜子间穿行的流动影像暗喻克莱奥的复杂心境。

      圆首的秘书

    很难想象瓦尔达如此严肃地探讨了生与死的问题,科琳娜·马尔尚简直像是安东尼奥尼的莫妮卡·维蒂,只是她其实不那样无所作为,而是如此焦躁不安。女主角观看着路人,路人的私语时常清晰可辨,那些在电影里往往一闪而过的存在,被瓦尔达的开麦拉赋予了登峰造极的主体职位地方(拿过相机的人,一定会了解那种警惕的凝视;镜头就是权力的化身),这就是她作为导演的权力,也是她作为人的关怀:对主角,对路人,对生命,对一切她从未改变。

加载中...
收起资料

Copyright © 2025 播度影视【www.bodu.cc】 All Rights Reserved

观看部分外语对白(如英语、美语、日语、韩语、泰语等)的影视节目对口语发音和口语培训有较好的效果,可以一定程度的训练听力和发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