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得·特拉维斯在影片中描绘了致力于瓦解南非种族隔离制度的人物与大事件,本片在圣丹斯独立电影节上首映。 《终局》(Endgame)是一部基于事实的政治悬疑片,有着强烈的真实感,在对各个角色的参与进行了高度提炼之后,已不仅仅是记录当时历史,还是充满戏剧张力。拍摄这种“现代历史剧”,是英国人的强项。 片中所说的故事,不过发生在20年多年前。曼德拉仍在狱中,但南非白人政权实施的种族隔离制度,正在把国家带向崩溃。非洲人国民大会(ANC)总部流亡在赞比亚。南非内阁中的部份人士,和ANC之间,出于各种不同的目的,都有相互接触的愿望。然而促成斡旋的,却是英国的矿产商号。出于维护其在南非的长期利益,它们希望能够为南非的种族冲突找到政治解决方案。剧中的主角 Michael Young,第一次出场时是混入黑人隔离区,看上去是个笔吏,但他其实是一家英国矿产商号的代表。 Michael Young 的活动,代表的是资本集团的利益,但若没有他本人对于种族歧视的反感,和对社会公义的认同,他也不可能如此深入地介入斡旋中。他找到的代表南非白人(Afrikaner)的Willie Esterhuyse 本身是一个倾向自由主义的大学教授,但在暗地里支持他的却是南非安全部门的头目(Niel Barnard),他支持教授去斡旋,是既想利用斡旋分化ANC,又意识到改变种族隔离是不可逆转的趋势。在ANC方面,参加斡旋的 Thabo Mbeki 既要说服ANC首脑斡旋的必要性,还同时面对ANC内部主张武装斗争的强硬派的不满。参与斡旋的双方同时感到自己的生命遭受恫吓,还不清楚恫吓来自何方。与此同时,狱中的曼德拉,也在被拉拢,试图用来分化ANC。 片中涉及的斡旋其实进行了好几年,参与双方最初是相互仇视、充满疑窦和藐视,慢慢地孕育发生小我私家层面的信任,促使斡旋一直继续下去。最终让南非政局出现转机的,是新总统德克勒克的上任。在多年接触打下的基础上,1990年南非终于释放了曼德拉,并开始和ANC正式开始斡旋。 这部影片的出色之处,是能够把参与斡旋各方的背景、动机、小我私家理念、利益冲突,叙述得十分清楚,既没有把道德立场简单化,又给予各方立场的起点给以足够的理解。政治是复杂的、斡旋总是反复拉锯的,这部片子虽然以“谈”为主,但在反映政治交锋时,却能保持戏剧张力。 这段并不遥远的斡旋历史,给予现实的启示是多方面。当时的ANC,被南非定为恐怖组织,而ANC也确实组织了不少恐怖活动。然而事实证明,与“恐怖份子”接触,进行斡旋,是实现政治解决的重要步骤。 南非的经验,后来也被用在北爱尔兰问题上,当爱尔兰共和军(IRA)仍然在北爱和英格兰制造恐怖事件的同时,英国就已经开始与IRA的政治分支新芬党接触和斡旋了。北爱问题的和平解决,是多年来反复斡旋的结果――相信不久的将来也会拍成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