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难想象,如果看的《小玩意》不是资料馆的日本弁士版,那会是一种什么体验。弁士多声道评论音轨全开,自带时光流逝无限感伤入戏太深的腔调,极大弱化了充斥全片的抗战宣传和国货自强等口号。默片、日语与配乐的形式,制造出强烈的疏离感,也让阮玲玉的表情特写和黎莉莉的大腿变成一门向上的艺术。
无配乐资料馆修复版。不要小看小玩意,可以左右家庭生计,也可以影响国家命运。有时改变历史进程的就是些不知道什么玩意的东西。被压弯了腰的中国人得不断提醒自己挺起胸膛,过于说教和宣教了。
一个年代的经典。只是现在看来过于冗长的紧张音乐还是让人挺疲劳的
8/10。连贯剪辑系统:屠夫抓住叶大嫂的手一场戏,叶大嫂缝好衣服送走老赵的摇镜定位空间、叶大嫂与小孩视线对接、小孩们戏弄屠夫的特写和路人反应组接,众多局部空间的方向一致。袁璞见叶大嫂的场景,用窗框里叶大嫂兴奋的近景,接下来叶大嫂梳妆叫女儿出门、袁璞回应,镜头逻辑关系流畅,两人见面谈话时位置改变接全景重新定位空间。珠儿坐滑梯撕破裤子的重复剪辑,仰拍渲染珠儿健壮的大腿,颇像里芬施塔尔拍奥运健儿的胜利姿态。兵器玩具暗示真实战火的蒙太奇从视觉上取悦、警示观众。叶大嫂将玩具赠予报效国家的童子军,取消空间连贯,跳轴渲染情绪,鞭炮的空间和叶大嫂发疯疾呼的空间彼此独立,用爱森斯坦的对立冲突剪辑警醒醉生梦死的上海。丈夫为不惊醒叶大嫂,连小狗的腿也包上棉花,叶大嫂弹去孩子的泪珠弹到玩具佛上,佛也流泪,细节意趣丰富。
叶大嫂在桃叶村那绝对是女神级别的,面容姣好,心灵手巧,还情商颇高,周旋于村民间,那叫一个谈笑风生,风情万种。
配乐好恐怖,必须静音
好喜欢孙瑜的镜头啊。比起其中的左翼思想,更感兴趣的是叶大嫂的人设。其实可以把她与袁先生的相遇定在结婚前,会更符合道德观念一些,但偏偏定在她为人妇后,邻人已看出她与袁的暧昧,可能是喜爱她,还是感慨这段婚姻的不相配,而实际上,老叶又是一个很好的丈夫,再加上还有一个隐形的暧昧对象,叶大嫂的形象相当玛丽苏。但想想就是这样才有味道。民国时期的知识分子在女权上的进步真的会令现代人汗颜,所谓水性杨花自古就有,但民国对女性的凝视会聚集在她个人的能力上,对她的私德只做描述不做评论,已经是把男女平等对待,后面,叶大嫂拒绝跟富家子私奔,并无哀怨,而是带着鼓励,结合她清贫的境遇,不怪袁会说出她非常伟大的称赞。虽然我也会对其中的道德观念有不适,但在女性已被压抑千年的情况下,要过正才能矫枉,佩服民国当时做出的努力。
孙瑜并不仅仅只是诗人导演,更应该为人们记住的是他对祖国命运的关注,这种关注在他的作品里总是悲痛和乐观交加。有意思的是片中那句,没有意义的都应该抛弃,应该也反映了孙瑜自己的创作观。
中国百年光影,也不过只有一个阮玲玉,也只能有一个阮玲玉。她的悲天悯人,她的善良慈悲,她的母性,她身上所有传统女性的美使其成为中国银幕上绝无仅有的圣女!
基本上是看过的默片中最雷人的一部,剧情版爱国抗战宣传片,还好有场经典的足以让阮玲玉流芳影史的片尾戏。黎莉莉长得真大妈,我还以为是高龄挑战17岁少女!还演阮玲玉的女儿,这俩哪像是一家人啊!
首先,关掉那个极为不适合的配乐音轨,直接看1905网的无声版本。不可忽视当时的时代背景一·二八淞沪抗战,侵略战争已经打到上海家门口,电影工作者们不可能完全无动于衷,在当时拍战乱下家庭小人物的悲欢离合,多加入一些宣传口号是必要且有良心的行动。阮玲玉再次奉献水准之上的演出,从二十多岁的初为人妻到三十多岁家破人亡的惨境,结尾直面镜头,疯狂中嘶吼着,警醒着世人。
孙瑜镜头下的乡村充满了美好与和谐,在艰难的时代中似乎有一种浪漫主义弥漫在其中,说他是诗人,但亦不忘国难将至,美好的另一面是家破人亡的伤痛,这么看来这部电影相比同期的左翼电影,只在最后大声喊了口号针对现实,不知是留学归来的孙瑜的情感寄托还是剪不断的民族危机了。
剪辑出色,如:12:25-12:58;1:12:06-1:13:17(儿童玩弄飞机坦克等各种玩具与帝国主义真实的飞机兵船大炮坦克的侵袭交替剪辑在一起)。小玩意有两层含义,一方面指代中国落后的民族手工业,它受到机器制造业制造的洋玩具的冲击,在帝国主义经济侵略下,它的没落象征整个民族工业的没落;另一方面,小玩意因和帝国主义真枪真炮等武器形似,又成为反帝国主义军事侵略的主题载体。通过小玩意隐喻反帝,实在巧思。珠儿教孩子们做游戏时对其身体的仰拍,健壮的大腿,也是孙瑜作品中一以贯之的以健康的身体来隐喻国民乐观向上的精神来救国的主题。坐草堆上听乌龟打水漂,捏鼻子吃臭豆腐,珠儿坐滑梯撕破裤子等都很有趣。结尾打破第四堵墙唤醒国民。浪漫主义创作风格,沈西苓看过此片后送予孙瑜诗人桂冠
避免不搭配乐直接静音;时局描述、女性各异角色的塑造、唤醒民众等方面,都着力不小。
7.7;推轨,主观镜头,第二人称镜头(人物对镜头说话),均有很强提示性。另外说明一点,后来加上的配乐很狗血
1.转场(玩具坦克变为真的战斗坦克)回忆片段比现在其他的国产片还要好。2.仰拍姐姐站在最高处和穿军装的弟弟都是宣扬革命勇敢战斗的表意。3.鞭炮声与爆裂声呼应,是把苏联的视听学到手了的。4.配乐太闹了。但有几处配乐还配的恰当好处。5.叶大嫂的脸真具备上镜头性
cine-concert 琵琶古筝笛子埙(我记得是去哪玩还买到一个埙并且学会了....)缺失最后的字幕卡,纪可梅告知开头亦少一段。穆勒83年的单子无法具体找到,因为他当时印了宣传册可是没有明细
Copyright © 2025 播度影视【www.bodu.cc】 All Rights Reserved
观看部分外语对白(如英语、美语、日语、韩语、泰语等)的影视节目对口语发音和口语培训有较好的效果,可以一定程度的训练听力和发音